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保護策略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和產品中,以期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 內涵清潔生產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對生產過程與產品采取整體預防的環境策略,減少或者消除它們對人類及環境的可能危害,同時充分滿足人類需要,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一種生產模式。
清潔生產的產生及發展
清潔生產的起源來自于1960的美國化學行業的污染預防審計。而“清潔生產”概念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1976年。當年歐共體在巴黎舉行了“無廢工藝和無廢生產國際研討會”,會上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1979年4月歐共體理事會宣布推行清潔生產政策;1984、1985、1987年歐共體環境事務委員會三次撥款支持建立清潔生產示范工程。 自1989年,聯合國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清潔生產以來,全球先后有8個國家建立了清潔生產中心,推動著各國清潔生產不斷向深度和廣度拓展。 1989年5月聯合國環境署工業與環境規劃活動中心(UNEP IE/PAC)根據UNEP理事會會議的決議,制定了《清潔生產計劃》,在全球范圍內推進清潔生產。該計劃的主要內容之一為組建兩類工作組:一類為制革、造紙、紡織、金屬表面加工等行業清潔生產工作組;另一類則是組建清潔生產政策及戰略、數據網絡、教育等業務工作組。該計劃還強調要面向政界、工業界、學術界人士,提高他們的清潔生產意識,教育公眾,推進清潔生產的行動。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21世紀議程》,號召工業提高能效,開展清潔技術,更新替代對環境有害的產品和原料,推動實現工業可持續發展。 中國政府亦積極響應,于1994年提出了“中國21世紀議程”,將清潔生產列為“重點項目”之一。
自1990年以來,聯合國環境署已先后在坎特伯雷、巴黎、華沙、牛津、漢城、蒙特利爾等地舉辦了六次國際清潔生產高級研討會。在1998年10月韓國漢城第五次國際清潔生產高級研討會上,出臺了《國際清潔生產宣言》,包括13個國家的部長及其它高級代表和9位公司領導人在內的64位簽署者共同簽署了該《宣言》,參加這次會議還有國際機構、商會、學術機構和專業協會等組織的代表?!秶H清潔生產宣言》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公共部門和私有部門中關鍵決策者對清潔生產戰略的理解及該戰略在他們中間的形象,它也將激勵對清潔生產咨詢服務的更廣泛的需求?!秶H清潔生產宣言》是對作為一種環境管理戰略的清潔生產公開的承諾?! ?/p> 20世紀90年代初,經濟合作和開發組織(OECD)在許多國家采取不同措施鼓勵采用清潔生產技術。例如在西德,將70%投資用于清潔工藝的工廠可以申請減稅。在英國,稅收優惠政策是導致風力發電增長的原因。自1995年以來,經合組織國家的政府開始把它們的環境戰略針對產品而不是工藝,以此為出發點,引進生命周期分析,以確定在產品壽命周期(包括制造、運輸、使用和處置)中的哪一個階段有可能削減或替代原材料投入和最有效并以最低費用消除污染物和廢物。這一戰略刺激和引導生產商和制造商以及政府政策制定者去尋找更富有想像力的途徑來實現清潔生產和產品。 美國、澳大利亞、荷蘭、丹麥等發達國家在清潔生產立法、組織機構建設、科學研究、信息交換、示范項目和推廣等領域已取得明顯成就。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發達國家清潔生產政策有兩個重要的傾向:其一是著眼點從清潔生產技術逐漸轉向清潔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其二是從大型企業在獲得財政支持和其他種類對工業的支持方面擁有優先權轉變為更重視扶持中小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包括提供財政補貼、項目支持、技術服務和信息等措施。
清潔生產審核的特點
清潔生產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戰略。它借助于各種相關理論和技術,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采取“預防”措施,通過將生產技術、生產過程、經營管理及產品等方面與物流、能量、信息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并優化運行方式。從而實現最小的環境影響、最少的資源、能源使用,最佳的管理模式以及最優化的經濟增長水平。 更重要的是,環境作為經濟的載體,良好的環境可更好地支撐經濟的發展,并為社會經濟活動提供所必須的資源和能源,從而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益處
一、實施清潔生產方案可以:
1、減少單位產品的原料、能量、水等項消耗,節約大量的資源,可以直接降低生產成本; 2、可以減少生產過程單位產品的廢物流(固體廢物、廢水、廢氣)的負荷及其中的污染物負荷; 3、單位產品的廢物(如廢水)的末端處理費用相應減少; 4、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實施清潔生產方案的具體效益包括:
1、經濟效益方面:節水、節電、節煤、單位產品消耗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下降等。 2、環境效益方面:表現為單位產品污染物負荷排放的減少,如廢水量、COD、BOD、SS等。 三、推行清潔生產有利于:
1、企業形象的改善,有利的社會影響; 2、市場競爭力的增強; 3、企業素質的改善; 4、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5、各種層次的宣傳發動、培訓教育方面的綜合效應; 6、同行合作交流機會的增加; 7、外部支持(包括技術支持)的獲得; 8、獲取信息渠道的多樣化; 9、為實現經濟持續地達標排放創造了有利條件等。 四、推行清潔生產還可能具有某些難以記帳的費用避免和潛在效益。
1、實施清潔生產能預防企業某些將來可能會發生的費用(避免費用)。例如:
·由于對人群健康和環境損害行為而構成的民事侵權責任; ·因獲得環境方面許可的過程延誤而造成的損失; ·滿足將來環境管制要求的費用; ·維持(廢水、廢氣、固體廢物)處理設施的更高費用; ·員工健康和安全風險; ·清除污染的費用; ·罰款和罰金; ·因環境污染原因而被當局勒令關閉期間的收入損失; ·避免"壞事傳千里"的發生而導致公司聲譽的損失; ·消費者聯合抵制造成的銷售損失等。 2、實施清潔生產能給企業增加難以記帳的效益,例如:
·增加運行操作的可靠性、適應性; ·增加對具有環境意識消費人群的銷售; ·增加投資人和銀行家的信心; ·由于提高產品質量而增加收入; ·由于改善員工關系而提高生產力; ·改善與四鄰社區的關系; ·獲得行業先行者的聲譽等。 五、另實施“清潔生產審核”企業可得政府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待遇:
1、對于審核通過的企業給予頒發的《清潔生產審核合格單位》;
2、對在清潔生產工作中成效顯著的企業,由省人民政府予以表彰獎勵,并在省級主要媒體上予以公布;
3、交納排污費的有污染的企業可享受省環保局的排污費返還政策(國家第16號令);
4、對符合《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的清潔生產項目,在排污費使用上相關部門優先給予安排(國家第16號令);
5、“清潔生產審核”過程中所提的中、高費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技改項目,列入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級財政安排的有關技術進步專項資金的扶持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6、“清潔生產審核”過程中所提的中、高費方案中涉及到研發項目的,相關部門(科技廳)將優先給予研發資金支持;
7、中小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可享受中小企業發展基金(《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及國家第16號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