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價值 能源管理體系就是從體系的全過程出發,遵循系統管理原理,通過實施一套完整的標準、規范,在組織內建立起一個完整有效的、形成文件的能源管理體系,注重建立和實施過程的控制,使組織的活動、過程及其要素不斷優化,通過例行能源審計、節能監測、能效對標、內部審核、組織能耗計量與測試、組織能量平衡統計、管理評審、自我評價、節能技改、節能考核等措施,不斷提高能源管理體系持續改進的有效性,實現能源管理方針和承諾并達到預期的能源消耗或使用目標。
能源管理體系給組織帶來的價值
·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為國家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有助于企業能源的節約和合理利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增長,在能源資源價格不斷上漲時保持競爭力; ·有利于滿足市場、用戶和各相關方的要求,有利于減少信貸和保險機構的風險,有利于吸引投資,有利于產品銷售和市場開拓; ·有利于完成國家對企業下達的節能指標; ·有利于獲得國家各類獎勵及財稅政策支持,如國家對節約每噸標準煤給予組織200-250元的政策補貼,條件是組織必須擁有完善的能源管理體系制度; ·有利于企業為今后開展的,以此標準為基礎的國家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做準備,同時培養企業能源管理方面的人才,為組織能源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有助于克服技術性貿易堡壘,甚至可以與國外相互認可,得到外商的青睞,擴大國際營銷渠道。 ·有利于企業建立節能減排的理念,樹立持續改進的信心,逐步形成節能減排的自律機制。
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簡介
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是由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的ISO/PC 242能源管理委員會進行制定。ISO/PC 242的秘書處由美國(ANSI)、中國(SAC)、巴西(ABNT)、英國(BSI)的ISO成員合作伙伴組成。42個成員國參與了這次標準的制定,而另外的10個成員國則作為觀察者。
該文件主要基于ISO管理體系標準的共同元素,保證與ISO 9001(質量管理)和ISO 14001(環境管理)保持最大的兼容性。ISO 50001將會提供以下幫助:將能源效率納入管理辦法的框架中;更好地利用現有能源消耗資產;制定標準、測量、記錄和報告能源強度改進及其預計的對削減溫室氣體(GHG)排放量的影響;能源資源的透明管理和交流;能源管理的最佳做法和良好的能源管理行為;評估并確定新能源效率技術的實施和其優先順序;通過供應鏈促進能源效率的框架;和溫室氣體排放削減計劃有關的能源管理改進。
ISO 50001正處于國際標準草案(IDS)階段,并邀請ISO各國成員組織在5個月投票期內對標準文本進行投票和評議。如果DIS投票通過,修訂的文件將會成為最終的國際標準草案(FDIS)在各個ISO成員國運行。FDIS投票通過后,ISO 50001將在2011年初作為國際標準公布。
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的最新發展
1、 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是由ISO/TC242技術委員會負責的。
ISO組織新的委員會PC 242(能源管理)在2008年9月8日至10日于美國華盛頓召開第一次會議,主要為制定有關能源管理標準ISO 50001,該標準將為工廠、經營設施或組織的能源管理建立一框架,以協助企業進行能源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成本支出及改善環境效益。ISO目標于2010年底前完成并公布此標準。
2 、BSI在2009年推出EN BS16001能源管理體系;
中國在2009年推出GB/T23331能源管理體系;2013年10月正式推行2012版本。
美國更早在2008年推出MSE2000:2008能源管理體系。
3、中國政府已經在官網CNCA上公布試點認證機構申請工作,目前十17大行業,37家認證機構做試點單位。
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圣迪咨詢是運用現代管理思想,借鑒成熟管理模式,將過程分析方法、系統工程原理和策劃、實施、檢查、改進(PDCA)循環管理理念引入企業能源管理,建立覆蓋企業能源利用全過程的管理體系,對強化結構節能與技術節能,促進萬家企業構建長效節能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 23331)標準修訂,推動企業建立能源管理體系,企業通過建立實施能源管理體系,節能工作機制不斷完善,能源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圣迪能源管理體系技術服務計劃簡要說明 階段 | 序號 | 步驟內容 | 工 作 內 容 |
|
| 準備 | 1 | 調查企業現狀 | ① 對企業能源管理現狀和現行能源管理制度、法規執行情況進行調查。了解目前企業的活動、產品、服務過程中能源的管理現狀,如用能種類、能原使用水平及在行業中能源管理水平; ② 組織企業識別能源管理體系覆蓋范圍內活動、產品、服務中的能源因素、能控因子,確定重要能源因素及可控能源因子; ③ 對比行業標桿企業,尋找能源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提出能源管理體系改進的重點區域、過程、環節、技術。制定合理、可行的能源消耗定額,節約成本 |
| 貫標培訓 | 2 | 動員和組織落實 | 進行貫標動員,確定管理者代表,建立貫標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 |
| 3 | 標準和文件編寫培訓 | GB/T 23331-2009標準和建材行業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實施規則培訓,進行文件編寫培訓 |
| 管理體系策劃 | 4 | 制定方針和目標 | 確定能源管理方針和目標 |
| 5 | 策劃管理體系 | 策劃時要考慮:能源管理事項優先順序、企業能源管理表現,企業有關的能源因素、能源管理影響和風險、能源管理方針、目標和指標,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能源管理的責任 |
| 6 | 職能分配 | 確定組織結構、能源管理結構,調整、選定、配備崗位及人員,進行能源管理職能分配,明確各部門、各崗位職責 |
| 管理體系的文件化 | 7 | 計劃 | 確定管理體系文件編制方案 |
| 8 | 資料收集 |
|
| 9 | 體系文件編寫 | 編寫手冊和程序文件;編制工作文件和記錄表樣 |
| 10 | 文件修改和定稿 | 討論文件是否符合標準、接口方式、充分性、適宜性、可操作性、見證性等,修改文件 |
| 11 | 文件發布和組織培訓考核 | 組織有關人員學習手冊、程序文件(各部門也自行組織職工學習文件并作記錄和考核); |
| 體系運行 | 12 | 體系運行 | 體系運行、檢查實施狀況、協調實施中的組織和技術接口問題、配備資源和人員、配制完善有關標識、完善記錄表格、做好記錄、收集信息、對體系不妥之處進行修改(包括文件修改) |
| 13 | 管理體系內審員培訓; | 組織人員參加培訓和考試;記錄培訓結果;制定內審員資格條件并按條件評聘內審員 |
| 14 | 內部體系審核 | 編制內審計劃和檢查清單;組織內審;編寫審核報告,對分析的不合格采取糾正措施 |
| 15 | 管理評審 | 制定評審計劃,召開評審會議;編寫評審報告,提出改進要求并實施 |
| 認證 | 16 | 認證準備 | 全面動員,制定迎接認證工作計劃并實施 |
| 17 | 文件審查 | 認證機構對公司提交許可材料、手冊和程序文件進行審查 |
| 18 | 第一階段審核 | (1)了解能源管理體系的策劃,建立與運行狀況,確定第二階段審核的可行性及重點,為第二階段正式審核做準備。 (2)確認審核范圍。 |
| 19 | 第二階段審核 | 評價受審核方管理體系運行符合性和有效性,確定是否推薦注冊。 |
| 20 | 審核后整改 | 對認證審核發現的不合格項進行整改 |
| 21 | 認證決定 | 認證機構對審核文件進行評定,確定是否批準并頒發認證證書 |
|
注:按照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有關要求,能源管理體系需運行6個月后才能進行第二階段審核,因此企業從準備開始到獲得認證證書一般需8-10個月。
|